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全民健心
孟亦轲: 使学生抵触心理咨询的"始作俑者"
更新时间:2022-11-27 11:43:56  |  点击次数:1458次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第八期大学生学员 孟亦轲

    随着人民生活日渐小康,学生与心理咨询之间的隔阂成为了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广大在校大学生中的一员,我在进行培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慢慢观察着周围同学的心理需求,我发现,即使各大学高校设有心理咨询师这一岗位,很多同学仍抵触跨入咨询室进行咨询,并对心理咨询有着浓重偏见。造成咨询师与学生求助者隔阂的原因,实在是发人深思。

    北大毕业生李雪琴曾公开表达过她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感到失望。心理问题严重的她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求助时,几乎下跪哀求其不要告知自己学院的老师,并表达自己不希望这件事被父母知晓的意愿。然而这位心理咨询师无视诉求,依然把情况告知了老师,老师了解后立刻找同学开导李雪琴。李雪琴表示:“学校的目的根本不是帮助你,而是找人看着你,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诉求。”这件事发出后引起了很强的共鸣与热议,很多同学都反应曾经有过类似经历,求助无门后得到的不是“救赎”,而是“背叛”,因此,更多学生不愿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种看似“好意”的“背叛”无疑是学生抵触心理咨询的“始作俑者”。

    众多学生呼声的背后反映着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这些在校任职的心理咨询师并不能做到对学生的隐私保护到位,他们甚至并不专业。在本次培训中我了解到,在心理咨询师首次和求助者接触时,就应该和求助者讲明保密原则,但很多学生反应,这些在校的心理咨询师不仅不会说,甚至连学生的隐私都不能保密,那些学生鼓足勇气开口说出的难以启齿的秘密,转眼间可能就变成了老师嬉戏取笑的谈资。保密例外中确有包括在来访者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倾向时可告知监护人,但更有强调心理咨询师应当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据了解,有很多如李雪琴这样经历的同学,最后的结果不尽相同——心理咨询师为了不出事告诉导员,导员为了不出事叫同学特殊关照看护。究其根源,人人都怕承担风险,退避责任,人人却又喜谈八卦,当饭后谈资,最终“李同学”的隐私被“帮凶们”传的人尽皆知,不负责任的泄密化成了利刃,而心理咨询师也成为了间接杀人的 “杀人凶手”。

    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独立的经济实力与丰富的咨询经验(比如求助校外机构)二者均难以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咨询是成本最低、门槛最低,同时又最容易获取到的资源,然而学生在情况最不好最需要帮助的紧要关头,却要考虑着诸如“反正学校咨询无果” “咨询师和老师一伙”等一系列消极情绪,因而对学校咨询感到失望,这种现状无疑是心理从业者的悲哀。很多学生自此放弃对外求助的想法,放任情况自行恶化。很多学生直言,很多心理老师当久之后已然成为管教同学的说客,全无心理医者的职业操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全校仅有一位专职心理老师,他的上课内容也仅仅是带我们看电影做游戏,心理学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如同应付国家政策的摆设,对于学生心理问题治标不治本,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诉求,唯有主科学习和升学率才是王道。

    何时学校的心理咨询能真正的走近学生?何时心理老师可以真正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去解决问题?依己之见,就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心理咨询理应注重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深层心理交流。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研究学生生理特点、了解咨询患者的心理需要与心理诉求,探索来访者本人的感受、想法、人际模式、适应能力等;也必须要明白,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的时期,矛盾动荡性是其心理基本特征,学生认知旺盛,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情感丰富且不稳定,开始出现了许多成人需求,也开始出现心理反抗。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这些特征,心理咨询工作者才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做出适当干预。信任的建立非一时之功,青少年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每一位在校心理咨询师用心去守护。

    与此同时,不同学生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有其共性特征,但必定有其个性特点。作为合格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立场更多关注他的个性心理特点,这可能会花去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我想,心理教育工作是“心”的事业,倘若缺乏水滴石穿的耐心、改天换日的信心、愚公移山的恒心,心理教育工作就只能流于形式,其存在的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肤浅与无力,而最终遗憾的,或许还有他们的人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由衷地希望,这种心理基础知识能够被更多大学生了解,甚至作为一门必修课去学习,或许我们不能改变各种压力下心理问题的出现,但我们可以具备基础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救的意识,面对心理问题时积极与咨询师沟通,减去对心理咨询师的偏见与抵触。我更希望,校园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整顿风气,重视学生真正的心理诉求,化干戈为玉帛,化解学生与心理咨询之间的隔阂,从“始作俑者”转变为学生的“知心天使”。如此,不久的将来,学生求助者与心理咨询从业者心灵的沟通一定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