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第八期兰州学员 李娟平
大疫三年,全球疫情肆虐,后疫情时代人人自危,人们的正常生活或大或小均受到阻碍。疫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警醒。生活在群体中的“社会人”,个人意识被无限缩小,群体意识也相应被无限放大。个体唯有正确进行自我心理重建,方能从容安身、处之泰然。
疫情爆发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突发的、意外的、不确定的,而疫情爆发所带来的群众的心理应激反应,相较于突发事件本身,随之而来的群体性的次生心理灾害影响及心理干预与精神重建才是重中之重。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个体进行自我心理建设的必要性。
焦虑及抑郁情绪从众的影响
从众,是指个体被动地通过寻找行为参照的方式,为克服对偏离的恐惧而产生的群体性行为。在传播学领域,表现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个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自己被主流群体孤立,个体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而不表现出自己的少数意见进而引发沉默的社会行为。
疫情期间,人们只能通过媒体观察整个公众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媒体就在决定什么是社会主流意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主流意见在媒体上占据了与其相称的比例,持少数意见的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逐渐降低。而沉默引发的心理灾害,便是情绪得不到宣泄而产生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及动作迟缓,外在表现于感觉迟钝或者持续性的心境障碍。
但是互联网时代,处于信息大爆炸中的个体,在长时间的媒体渗透和媒体讯息的暴露下,由于种种因素,即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个体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当谣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舆论的产生便更能让处于信息漩涡中的个体被不良情绪所感染,再加上个体被动从众并主动构建信息茧房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去个性化失去自我,导致人人自危,社会性的群体焦虑便应运而生。
研究表明,群体规模的临界值大致为3-4人。也就是说,后疫情时代,焦虑与自我不认同并不是单一的个案,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以“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题,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十期讲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以及疫情时期的心理疾病。其间,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到2021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增加了约7000万抑郁症患者和9000万焦虑症患者,失眠患者则多达数亿。时至2022年末,数据有增无减。
2020年2月,陆林团队进行了一项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调查发现,居家隔离的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且大部分人在疫情后也未能恢复健康。
疫情期间应该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回归心理学本身,除去不能出行或工作的外在因素影响,产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还应归结于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不认同。
回归自我,价值认同的需要
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直觉的体系与认知自己的方式。
要回归自我,个体首先需要找到自我本身的价值认同感。通过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及反思自我五个层面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对自我概念的整体认知,进而明白“我是谁?”,通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来指导行事准则的方法论。
在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需要依附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等主要载体。但是在疫情中,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被动减慢,个体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而这便是自我概念认知偏差的主要因素所在。
在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部分就是自尊。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更是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关自尊的经典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正常生活之下,人们的成功与抱负水平之间的偏差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疫情期间,个体的成功与抱负水平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对未来的确定性,长期的疫情封控导致外在因素的不确定,使得个体的价值感遭到破坏,而这也是导致个人自我认知失调的客观因素所在。
人是社会人,但最重要的,人是自己行为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行为结果的主要承担者。智者以智示人,愚者以愚示人。但是往往,愚者自以为智而不自知。建立自我认同之后,便是改变以往的消极和不良认知,建立良好的情绪反应体系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自我情绪反应装置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产生的情绪状态便是应激。
新冠疫情爆发使得个体情绪高度紧张进而产生部分应激反应,但是对于无法明晰的应激源,人往往无法找到准确答案,一切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还会造成对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
应付应激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建立良好的自我情绪反应装置,重新评价应激源或采取某种行为。当然,也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面对的问题,或者在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时采取暂时回避的策略。
当然,建立自我情绪反应装置可以参考行为主义学派的阳性强化法,即正强化法,通过合理自我奖励的方式完成情绪和意志的自我重塑。也可采取行为塑造技术为自己制定阶段性目标,通过正强化的手段完成阶段性行为目标,进而降低焦虑。
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缓解焦虑的试金石。良好的人际关系需遵循相互、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四原则。个体还可以通过建立可信任的亲密关系来获取信息,抒发情感,减轻心理压力。
弗洛姆认为,人可以通过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来实现积极的自由。后疫情时代,个体自我心理建设适逢其时。我认为,首先,个人应避免盲目从众,避免受不良情绪影响;其次,要建立自我认同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此外,还需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性的爱,建立适宜的自我情绪反应装置。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心理重塑,个体便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健康的心理状态。
---李娟平于2022年11月26日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承办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第八期培训后感。
主要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材编委会. 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材(理论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2]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材编委会. 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材(操作技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3]孔余平.突发疫情对人群的心理影响及心理危机干预[J].西部论存,202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