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第七期学员 马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弘扬光明的品性德行既是大学之道,更是当代青年说之不二的精神追求。然而,在我们追求培育高质人才的过程中,“正午阳光”也会偶遇阴霾。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总占“头条”,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惨案不胜枚举。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常以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这样没有理论支撑的解决,既不科学又不全面。秉承教育本性,我决定参加专业权威的心理咨询培训。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培训课程,从系统心理学概论、心理咨询概论到心理评估、咨询伦理、咨询技能方法,将理论结合实践,培育学员用理论武装头脑,学技能以应实战的综合能力。
班上一个大一新生,到校半年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不与人交流,总表现出焦虑不适、恐惧、社交障碍、抑郁,甚至多次旷课旷学。在我听完培训课程中关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部分内容并与该学生深入交流后,我意识到该学生是“角色失调”症状。在退出高考的应考角色后不能够很好融入新的角色。尽管都是学生,但学涯的规划发生偏向。面对集体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这位学生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变。为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我找来班上的“积极分子”,主动与他沟通交流,并根据该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其参加社团活动。在漫长的治愈岁月里,这位学生与我建立信任关系,多次主动找我咨询。看着他脸上频现的笑容,让我心生自豪。
一线教师学习心理学既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帮助自己疏导心理,愈他又愈己。在能够理性认知心理状态本质原因后,我开始客观的了解自己,客观的了解别人,这让我的情绪更加稳定,遇事更加从容。除去用专业知识教书育人,“心”路的挖掘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更加崇敬。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小到支撑我们个人的发展,大到为国家供给高质人才,感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提供的培训平台,希望有机会能与课程讲师见面交流,再续心路。
学习心理学知识,服务大众,是我们每个学员的初衷。深谢各位培训教师的谆谆教诲,考试作始,随后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