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社区科普
宋振韶:戴好“心理口罩”,不断提升社会心理健康水平
更新时间:2020-04-22 10:00:56  |  点击次数:22146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至少4次强调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心理疏导工作力度,为特定时期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水平打下了基础。


      疫情是对全民心理素养的一次全面考验。调查显示,疫情危机下不同人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睡眠紊乱的问题也有所上升。对于一些重点人群,比如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等,疫情的强烈冲击还会引发部分人心理出现异常,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生离死别的人们,还会构成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或长期的抑郁等等,对进一步加强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积极行动没有缺位,相应的心理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效力。武汉封城后,北京师范大学及时开通了第一条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心理支持热线。随后不久,全国迅速开通了600多条心理支持热线,投入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和心理志愿者的人数,远远超过了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此外,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黑科技”。负压救护车、5G网络、远程医疗平台、疫情防控机器人、AI多人体温检测方案等等,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基因测序、新冠肺炎疫苗等大大缩短了测试和研发周期。科技创新为阻击疫情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稳定了公众的情绪,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对增进社会心理健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仍然显示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多起不配合疫情防控人员管理的案例,凸显法律的空白。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疫情防控有法可依,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二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化尚不完善,缺乏统一协调,导致运行机制不通畅,有的心理支持热线少人问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心理服务相关法规体系,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机构,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更好开展特定时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当前,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对内,我们要积极进行抗击疫情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人群分层次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尤其是在心理援助方面,需要建立长效心理援助机制。当务之急,应针对两类人群开展专业、长期的心理援助:一类是疫情丧亲者,一类是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需要重点做好有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困境,迎接新的美好生活。


      此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在发展变化之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要秉承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戴好健康防护口罩的同时,戴好心理保健口罩,为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水平贡献自己的“微力量”,为更好应对危机、化危为机作出自己的“微贡献”。

 

作者:宋振韶,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健康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