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甘肃】近日,随着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持续攀升,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因势利导推出了《家庭教育指导(儿童青少年养育)》《家庭健康管理顾问》《心理教练》等三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热议焦点。这些项目的推出将为家庭教育领域带来哪些改变?带着公众关心的问题,网易新闻专程采访了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莫兴邦,就学会开展家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访谈。
网易甘肃:莫会长,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最近,在国家人社部能力建设中心和北京观心科技有限公司指导支持下,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经授权,推出了以《家庭教育指导(儿童青少年养育)》《家庭健康管理顾问》《心理教练》为教学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请问学会开展这些培训项目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莫兴邦: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挑战,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存在各种困惑和焦虑,社会对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家庭教育指导领域就有70万人才缺口亟待填补 。 此外,在家庭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领域,同样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家庭健康管理涵盖了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管理,需要专业人员为家庭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心理教练作为新兴职业,能够帮助个人和家庭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学会所开展的这一系列家庭职业技能培训,既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也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家庭健康是重要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将家庭教育从 “家事”直接提 升为 “国事”,对指导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我们学会开展这些培训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赋能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加大以家庭教育为服务对象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助推人民群众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网易甘肃: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家庭教育指导(儿童青少年养育)》培训项目的相关情况,包括培训对象、内容和师资等方面。
莫兴邦:《家庭教育指导(儿童青少年养育)》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较为广泛。首先是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如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他们本身就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相关,通过培训可以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能力;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及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与儿童青少年接触,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各类大学、职业学校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参与培训,有助于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前接触实践领域,为未来从事教育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再者是社区和医疗领域相关人员,医院、保健院、社区教育工作者、青少年服务机构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家庭教育相关的问题,通过培训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和家庭。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人群,就是期望更科学地了解孩子,解决育儿焦虑,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父母或准父母。他们是家庭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培训内容方面,课程设置科学、系统且实用。全套课程由编写专家倾情主讲,涵盖了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如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等,让学员从根源上理解家庭教育。同时,系列实操训练实战课程由富有10年以上家庭教育咨询经验的师资团队带领及督导,学员将学习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咨询,包括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分析家庭问题、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方案等,并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方面,项目组邀请了国内顶尖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授课。这些专家在家庭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网易甘肃:那么,《家庭健康管理顾问》和《心理教练》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和内容又有哪些特点呢?
莫兴邦:《家庭健康管理顾问》培训项目面向的人群主要有正在从事或拟从事健康管理行业的人员,他们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提升在家庭健康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社区义工、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他们在社区服务中经常会涉及到家庭健康相关工作,通过培训可以更科学地开展服务,为社区家庭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指导;还有有意愿学习心理咨询相关专业知识的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培训内容聚焦家庭健康管理的心理咨询方向,授课师资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以及北京中医养生研究中心的专家老师。课程内容将心理学知识与中医养生理念相结合,不仅包括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还涉及中医养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身心整体的角度,为学员提供全面的家庭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
《心理教练》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为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包括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行业从业者、社会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及对心理健康行业感兴趣的人员。这些人群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引导能力,通过学习心理教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培训师资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等心理相关专业的资深教授及行业专家。课程内容围绕心理教练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展开,包括心理教练的基本概念、教练技术、沟通技巧、问题解决策略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式,让学员熟练掌握心理教练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网易甘肃: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学会在职业发展方面将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莫兴邦:我们高度重视学员职业发展。培训中,我们会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与资深从业者,给学员们分享一些前沿动态和实战经验,帮助学员把握行业趋势、拓宽视野,接轨行业实际,提前规划职业路径,筑牢发展根基。
培训完成后,我们还会搭建起专属交流平台,常态化促进学员之间经验分享与业务合作,形成互助社群;联动企业及机构,提供就业推荐与实习机会,打通就业 “最后一公里”,助力学员成长,为行业输送人才,缓解短缺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帮助学员不断更新技能、提升水平,保持行业竞争力;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学员,学会还会帮助他们提供定制化服务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开拓新服务模式,为行业注入动力,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总之,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会助力学员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更远,既助力个人成长,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社会对相关领域专业服务的需求,为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网易甘肃:最后,请您谈谈对这三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甘肃落地后的事业发展有怎样的期望?
莫兴邦:我们期盼三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甘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地方家庭教育、家庭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事业赋能,注入专业人才活力。
经系统培训的大批优秀人才,将成甘肃相关领域发展中坚。他们深入家庭提供科学指导,护航家庭成员健康,助力家庭摆脱困惑与焦虑,以家庭和谐筑牢社会稳定基石,为甘肃发展营造安稳环境。
项目推进还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服务标准,淘汰不规范模式,形成 “人才支撑行业、行业吸引人才” 的良性循环,助力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通过采访,我们对这三个项目有了全面了解。它们紧扣国家政策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人才缺口。相信在学会推进下,项目将持续输送兼具扎实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人才,填补相关领域空白,为家庭破解困惑、提升健康素养提供支撑,为家庭教育事业规范化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注入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