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喜迎十九大,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启动了心理健康服务陇原行活动,活动以“走进科学、认识自我、服务改革、造福陇原”为工作思路,将心理学知识外化、本土化、生活化,让广大干部、群众亲身体验、现场感受,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知识,增强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健康地身心状态投入工作。活动自2017年年初开展以来,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博士、副会长左利平副研究员、副会长席尚信研究员、副会长高学德博士、副秘书长张晓蓉博士、路华博士、荆萌老师等分别走进党政机关、公检法司、工青团妇、工商财贸、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大中小学等机构,目前已服务近14个市州50家单位,服务人群超3万多人次,对于加强人文关怀、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普及心理知识、改变对于心理学的认知、提升心理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陇南8·7暴洪泥石流自然灾发生后,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员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以“喜迎十九大 幸福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巡回服务活动将继续为各单位提供服务。
本网讯(记者昊霖)2017年9月29日,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喜迎十九大 幸福从心开始”心理健康巡回服务活动走进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兰州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兰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兰州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成德,在白银市体育馆为该校1500余名高职和中技学生开展了题为《调适自我 从“心”开始》的新生心理适应讲座。
王成德教授说,25年前,自己走进西北师范大学,走进教育系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到那个时候为止,从来没有听过一个讲座是关于自己的心灵、成长与发展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或重大的刺激时,很多人没有学会自我调适,出现了心理失衡,产生悲观、烦恼、焦虑、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及行为紊乱等,严重的甚至产生了自杀或他杀的念头。因而大学期间大学生们要关注身心健康、职业规划、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和社会实践等六个主要方面。讲座分四个部分: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大学生常见的适应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心理调适技巧与方法。
王成德教授说,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环境、社会角色、学习方面、人际关系、管理方式等诸多变化,要尽快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适应校内外环境,特别是宿舍内语言、生活、习惯、性格等融合。针对大学新生出现的无聊、空虚、失望、抱怨、自卑、退缩、孤独、怀旧、焦虑、紧张、迷茫等不同形态,王教授建议大学新生们要接纳当下,为所当为,树立清晰目标,规划好大学生活,确保大学有所收获,拿到母校的文凭,学习实用的技能,发展独立的人格,珍惜同学友情,杜绝手机诱惑。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知识欠缺的现实,王教授区分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神经症和精神疾病,梳理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标准,并建议大学生要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自知之明法、改变认知法、运动放松法、心理咨询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有效方法,维护自身身心健康。自始至终,王成德教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21年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实践,例举了大量大学生生活案例进行解读,并接受了同学们的各类咨询问题,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王成德教授在介绍本网记者采访时说,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一直致力于“全民健身·全民健心·全民健康”,经常邀请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医疗卫生、膳食营养、体育保健、基因检测、社会管理等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健康管理一线研究人员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经常在轻松、愉快中灵魂交融、思想碰撞,激发灵感、相互辩论,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探讨健康服务的内容、方法、困难、制约因素,包括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以及如何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产生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
建设健康中国,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民心工程,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和营造平衡的心理环境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前提。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就要重视心理因素在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服务,都要求我们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