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政策法规
甘肃法制报就心理援助问题采访莫兴邦主任
更新时间:2011-03-28 15:03:00  |  点击次数:1500次
心理咨询专家莫兴邦作客本报
用温情融化心灵的伤痛——心理咨询专家莫兴邦作客本报 呼吁受灾群众振作起来

  主持人: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强烈地震,是我国30多年来罕见的大地震,地震波及全国10多个省市,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刚刚过去的14时28分,我们同全国人民一道默哀3分钟,向遇难同胞表示了深切哀悼。现在,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新闻采访现场,并通过新闻报道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莫兴邦:此时此刻的心情无法叫人轻松,这一段时间来,我一直盯着电视上有关地震灾区的消息,有万般牵挂,更有万般期待,汶川大地震让受灾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更多的人爱着他们,也让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凝聚。这是一场无法抗拒的灾难,但我们要有信心给死者最高的尊重,给生者最大的抚慰。

  主持人:目前,灾区救援已过“黄金72小时”,废墟下生命的存活率降到了最低,虽然救援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我们还是渴望能够看到更多生命奇迹的出现。时下,灾区群众仍然面临着大震后的余震、灾后疫情、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威胁,抗震救灾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您作为心理咨询专家对当前的抗震救灾有何想法?

  莫兴邦:这次罕见的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重创了人们的心灵,特别是还生活在灾区的人们,他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朋友、有的失去了家园,不少人对地震等次生灾害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我认为,当前的抗震救灾不仅要打一场人民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重建战争,而且还要打一场“抚慰心灵,健康心灵”的心理救助战争。一个健康的人,除了有健康的身体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点不容我们有丝毫忽视。

  主持人:从心理学角度讲,您认为汶川大地震会对受灾群众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

  莫兴邦:在这场特大的灾难中,受灾群众承受着家园被毁、亲人伤亡的强烈刺激、心理上始终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不断分泌脑垂体和肾上腺素。最可怕的是,这时一旦出现激素耗竭,人就会呈抑郁状态,甚至出现精神异常。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受灾群众,可能会对当前所发生的一切陷入深深的失望,而当失望演变为绝望时,他们就可能走向极端。一般而言,受灾情的影响,受灾群众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疾病。

  这场地震灾害对人们心理的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儿童和学生。当他们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大地震使他们看到了震后的废墟,听到的是悲伤的哀嚎,这种恶劣的心理环境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干预,可能会使他们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根据日本阪神地震资料显示,地震对女孩、低年龄组和失去了家人和朋友的学生心理影响较大。6个月后,他们的神经症症状减少,而抑郁症症状和对躯体不适的抱怨在12个月后还持续存在。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还应关注奋斗在一线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医护人员等救护人员的心态,长期的救援压力可能会导致“作战反应综合症”,可能会留下难以治愈的心理疾患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主持人:看来,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心理影响也是严重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我们抗震救灾人员的高度重视。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是,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您能告诉大家在抗震救灾中应当怎样识别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带来的心理疾病吗?

  莫兴邦:一般情况下,我们应从受灾群众的情绪、行为、认知等三个方面去识别。表现在情绪方面,会有焦虑、害怕,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担忧、愤怒、坐立不安、忧伤、悲哀、抑郁等症状,有些人还会连续做痛苦的梦或噩梦,有的幸存者还会感到被人遗弃、孤立等。表现在行为方面,会有做事效率下降,交流困难,时常发火,常与人争执,哭泣,饮酒、吸烟、用药增加,社会行为退缩、沉默寡言,对人不信任,对环境安全性保持警觉,与人疏远等不良行为。表现在认知方面,会有记忆减退,思考与理解问题困难,计算、选择、决策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受限,解脱不了灾害记忆等情形。针对这些表现,我们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主持人:在这次大地震中的最为迫切的心理干预应当是那些痛失亲人的人群,他们最容易发生心理障碍。那么,抗震救灾前线应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

莫兴邦:首先要明确干预目标。在干预中,治疗者不应依据自身价值观念作假设,必须从居丧者(专业术语,指灾难中痛失亲人的人)的独特立场出发认识问题,这是干预的前提。治疗者必须帮助居丧者确定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想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尽其所能进行干预。为了有效地帮助居丧者,治疗者对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居丧者的痛苦必须抱现实的态度,治疗者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居丧者的一种支持。由于居丧者发现治疗者无法满足他们最大的愿望——与死者重聚。治疗者还需要学会处理居丧者指向自己的强烈愤怒、不满和敌意情绪。治疗者应避免在言行中表现出试图将居丧者从悲哀中拯救出来,这样做或许能给居丧者以暂时安慰,但终归对其顺利度过悲哀反应过程没有益处。当然,治疗者不应忘记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痛苦终将减弱,有一天,生活将会赋予新的意义……

  其次,动员亲友或周围的人为居丧者提供具体实用的帮助。当灾难中的居丧者得知失去亲人的确切消息后,往往会有一段感情“休克期”,主要表现是麻木或激烈的情绪反应,此时治疗者应致力于与居丧者建立关系、提供支持。无论是治疗者还是居丧者的亲友,在提供帮助时都应作好被拒绝的准备。居丧者在此特定状况下往往难以对关心和安慰作出适当的反应或表示感激,照顾者万万不可因遭拒绝而放弃。治疗者和亲友们在表达情感上的安慰与关心的同时,可以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不仅使居丧者感受到他并非独自面对不幸,而且可以帮助居丧者保持与现实状态的联系,不至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故去的亲人上。特别要注意的是,治疗者和亲友要鼓励居丧者表达情感,但不宜过早,以免使居丧者的精神完全崩溃,无力去应付各种事务。在干预中,应循序渐进,每次帮助居丧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解决易于解决的问题,并为过渡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有时,需安排亲友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如代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必要时还需提醒居丧者注意饮食起居,以保证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他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就料理后事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

  第三,要鼓励居丧者宣泄情感。干预中,治疗者应该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有时,居丧者会有一些对死者想说而没能说的话,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此时必须鼓励他们表达出来。当居丧者失声痛哭时,要允许他哭泣,并告诉他,哭泣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这不是软弱。干预中,治疗者可能还会遇到阻力,原因之一在于居丧者认为自己不应放弃悲哀。此时应使他们了解到,从悲哀中解脱,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对死者的背叛。这一点需要向居丧者反复强调,因为有不少居丧者由于自觉有愧于死者而用悲哀惩罚自己。应使他们了解到周围有许多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可以主动寻求帮助。

  第四,要帮助居丧者投身新生活。随着悲哀反应过程和干预的进展,帮助居丧者重建信念十分重要,治疗者可帮助居丧者重新发现生活中有意义并能给予他们积极回报的事情。目标的确认或重建是居丧者走向康复的重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可将其对死者的纪念和哀悼融合到今后的生活目标中。在什么时候开始鼓励居丧者投入新的生活,取决于居丧者的个人特点、丧失的性质以及干预的进展是否顺利。

  心理专家强调,以上提到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正常悲哀反应的干预,各种复杂的、迁延的和其他病理性的悲哀反应,有待于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辅以更为深入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有关方面已向灾区派驻了部分心理医生展开了这项工作,但人员有限,可能应急不暇,您能向受灾群众提供一些自助和互助的办法吗?

  莫兴邦:这里,我想告诉灾区同胞们: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和帮助你们,大家振作起来,共度难关,重建家园。为避免大地震带给你们心理上的困扰,你们要好好休息,并且要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尽量不要独处;要在伤害与伤痛之后,想办法让你们的作息时间恢复到灾难发生前的状态;要听听孩子们对这件事的想法,可让他们用游戏后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让孩子回到学校,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环境;不要因藏匿的感觉,试着把你的情绪说出来,并且让亲人、朋友一起分担你的悲痛;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者忌讳,而避免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让别人有机会了解你、关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