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学术交流
新华日报:放下手机,适时让社交回归线下
更新时间:2015-07-16 13:12:34  |  点击次数:1923次

“朋友圈”越来越纷繁 朋友却越来越疏远

  “有秘密又不愿意告诉别人,那就找一个树洞,把你的秘密说给它听,再用泥巴把树洞封起来。”在这个网络无所不在的时代,现实中的树洞已被网络所取代。记者采访发现,当网络成为情感宣泄主渠道时,对其倾诉却难以带来心灵的愉悦,相反,一种“知己难觅”的孤独感变得愈加强烈。

  无语相看“朋友圈”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朋友圈,晚上也是刷完朋友圈方能入睡,但很少点赞和回复,刚开始还会经常阅读他人分享的各种链接,现在越来越少。被屏蔽的‘朋友’名单也越拉越长。”有着2100多名微友的“午夜情狐”说:“微信好友过多,让我很难辨别对自己有价值的社交信息,反被无意义的海量垃圾信息所累。”

  今天,邀三五好友小聚,几句寒暄之后,“执乎手机、刷乎屏幕”已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动作。“几乎每次和朋友聚会,问问近况、闲聊几句后,就开始掏手机了。”苏州市一会计事务所员工王小林抱怨道,“刷朋友圈、点赞、晒照片,一桌子人坐着,大家各干各的。”

  不仅如此,原本应充满亲情的家庭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天下班回家,一起吃过饭,我们俩就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听电视,一边玩手机,玩到手机没电时,就充电、睡觉。”家住南京鼓楼区的市民蒋媛(化名)的诉说是许多夫妻晚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结婚7年,前些年还好,在家会聊聊天。现在,总觉得回到家更加孤独。我们之间的交流,似乎也更多的在网上进行了。”蒋媛无奈地说。

  问天地衷情向谁诉

  尽管交流手段日益先进、便捷,交流本身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小时候有心事会对父母说,上学后对闺蜜说。现在,真不知道对谁说了。”网友“馨如梦”回忆道,“而且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听你说长道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莫兴邦分析,“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我们的交流时间不断被压缩,而交流手段的日益先进则使大家更愿意在倾诉时将网络作为首选。现代人有什么事都愿意上网晒一晒,这既是对自己生活点滴的记录,也是一种情感宣泄和自我展示。”

  不过,网络的加入,似乎仍难以突破现代人的交流瓶颈,反倒制造了更加严重的情感缺失。“我有很多朋友,以前大家坐在一起谈心事,交流交流,总觉得很愉快。现在,大家都用网络联系,见面机会少了,朋友间也越来越疏远。”面对友情的变化,省委党校教授周延胜感到十分不解。

  手段更新、选择更多、信息量更大,尽管网络为人类交流制造了种种便利,却依然使我们不断产生“衷情谁诉”之惑。莫兴邦建议,“尽可能增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抬起头来、放下手机,直面朋友、爱人、亲人,用倾诉来减缓心理负担和压力,把自己从‘树洞’中解放出来。”

  警惕朋友圈心理问题

  “朋友圈的典型特征是‘狂刷’与‘滥晒’。人们乐此不疲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归属感的获取。”周延胜认为,“狂刷”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滥晒”则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微信能使人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微友们一旦沉溺其中,任其发展,会导致其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和衰弱,甚至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

  莫兴邦也认为,早上起床不刷微信不舒服;没更新时就不停地刷新朋友圈;每件事物都要拍照上传;一天不玩微信就会烦躁、空虚……如果你有这些“微信控”的典型“症状”,就不得不警惕是否有成瘾倾向。这种过度依赖是一种典型心理疾病,必须要及早治疗。

  “如果对微信里过多的信息感到烦躁,说明你的心累了。不妨放下手机,出去走走,给精神世界留一个空间。”采访中,受访专家普遍建议,生活中有太多比刷朋友圈更重要的事,如面对面地交流,维护好线下朋友圈。网友们要学会自控,放下手机,多运动、多交朋友,重拾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沟通,在虚拟与现实社会中找到契合和平衡。本报记者张海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