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全民健心
刘慧青||我之心理学浅识
更新时间:2024-08-21 15:03:48  |  点击次数:3429次

金昌市疾控中心  刘慧青

    虽是一名医者,但观心理学的态度,无非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亦曾一度视心理疾患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幸遇良机,得闻良师剖析心理学,甚感欣慰。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过去与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义词,一长一短,被肯定的同时被否定,似乎很矛盾,却并不违和。人是自然的产物,亦具社会的属性,自然存阴阳,社会论是非,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过程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所以存在即矛盾,存在即合理,存在即为天道,不违和。

    心理学,这个以哲学为父,以生理学为母,以生物学为媒的孩子,与生俱来就备受关注。古代的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在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都阐述过他们对心理现象的观点,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所以说心理学有一个较长的胚胎期,有一个长的过去。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温度、湿度、营养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浓度共同关注一个生命的时候,它近似疯狂地茁壮成长,从胚胎到婴儿到幼儿到少年直至青年,正式踏上天地间的舞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时开始计算,它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像极了竹子定律,是一种厚积薄发,亦是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量变过程。

    心理,成为血肉之我的灵魂,二者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肌肤有了温度,目光有了深度,生命有了厚度,思维柔软地跳跃,激荡经纬之弦,世间便有了一个个充实、真实的我。以天地为觞,饮雨露沧桑,婴儿抬头、爬行,这是快乐的本我;阅山河颜色,承万物容光,少年站立、蹒跚,这是现实的自我;逐风云流变,寄日月恒昌,青年奔跑、跳跃,这是道德的超我。演变至此,诞生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其实本我包含在无意识内,而自我和超我融入意识和前意识的范围内。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结构部分,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虽然是我们活动的内驱力,却不被个体所察觉。本我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无节制地追求自身满足而无视任何后果。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的任务是了解现实,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反应。它虽然由本我发展而来,但它总是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的角色,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在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的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让三者达到统一,这样我们的身心才可以处于一个平和健康的状态。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超我代表人的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当本我“蠢蠢欲动”时,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超我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像是一位作风严厉、行事公正的大家长一样按照至善原则监督自己的行为,然后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但是因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而且大部分时间它也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弗洛伊德说:“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始终处在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夹缝里,努力调节着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使其达到动态平衡,将和谐与健康统一于一个个我。

    掩卷,随着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的脚步,我进入心理学的殿堂,彳亍,徜徉…… 

            辅导老师点评:对自己心灵的审视,相信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我完全了解自己。绝大多数人没有真实地活着,他们缺乏鲜活的生命体验,他们的爱和恨,渴望和不渴望都非常的清浅。在当下的每一刻,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状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那么生命的高度和质量,和对自己的了解,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