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学会动态
探访省级“遗嘱库”:新型“生死观”的探索(图)
更新时间:2016-05-19 07:13:50  |  点击次数:1100次
探访省级“遗嘱库”:新型“生死观”的探索(图)
    成立逾一年的甘肃遗嘱库目前已存储了近70份委托“遗嘱”。图为负责人安明森与《遗嘱库见证书》。 杨艳敏 摄
成立逾一年的甘肃遗嘱库目前已存储了近70份委托“遗嘱”。图为即将入库保存的几份《遗嘱库见证书》。 杨艳敏 摄
成立逾一年的甘肃遗嘱库目前已存储了近70份委托“遗嘱”。图为即将入库保存的几份《遗嘱库见证书》。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8日电 (冯志军 高莹)遗嘱登记、代书遗嘱、遗嘱见证、遗嘱保管……在位于兰州城区鲜为人知的一栋高层写字楼上,一家成立逾一年的省级“遗嘱库”目前已存储了近70份委托“遗嘱”。但相比过去一年400多名咨询者的数量而言,较低的“入库率”意味着这一新型的“生死观”,正在民间相互适应和探索。

  现为甘肃省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甘肃遗嘱库)主任的安明森,退休前的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律师职业。在他看来,从中国多年前普遍的“无产阶级”到现在多数人或多或少有点“资产”的现状,遗嘱的订立对于一个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进步,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当人们不再畏惧和忌讳死亡,能坦然面对‘身后事’的时候,说明我们离文明越来越近!”年逾花甲的兰州退休律师安明森近年只热衷于一件事,就是让更多的老年人能理性安顿好“身后之事”。

  “有个30多岁的飞行员患癌症离世后,他的父母和妻子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遗产纠纷。”几年前出现在安明森工作中一个“家长里短”的纠纷案例,至今让他耿耿于怀。他在17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直言,类似这样的“尴尬”在平日生活里屡见不鲜,这也是其退休后执意要做的一份“事业”。

  如他所言,在这家由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支持下设立的“遗嘱库”,近40人规模的团队里多为退休后的老年志愿者。“每天至少会有十多个咨询电话接进来。”在安明森看来,每个人都会有“落叶归根”的那一天,提前谋划“身后事”并非不祥的征兆,反而是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在中国,尽管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古训,但直面生死、乃至提前订立遗嘱,都被民众视为一个很忌讳的话题。细数内地关于“遗嘱”的公开报道,自中国首个关注遗嘱的公益项目“幸福留言——中华遗嘱库”于2013年在北京启动以来,甘肃、山东、广东、河北等省先后开辟了“幸福留言”的渠道。

  记者梳理发现,与甘肃“遗嘱库”面临的“雷声大雨点小”的遇冷情况相似,数千年中华文化影响下“临终遗言”的传统思想仍在内地根深蒂固。不过,在中国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甘肃,围绕“遗嘱”而来的咨询人群络绎不绝,已显示出民众对于生死的理性认识和充分“准备”。

  “做遗嘱是一种文明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体现,也是老年人放心安排生前身后事的一个体现,为什么眼下咨询者多、但入库量较少?”安明森解释说,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民众像对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一样,有个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分析认为,立遗嘱,是中国家族传统文化的格局与传承,也是减少家庭矛盾的归因。“遗嘱库”的兴起,是对老龄化背景下赡养老人的现实“拷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