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10月30日讯(记者 王怡然)今天上午,由甘肃省科协、甘肃省贸促会主办,兰州市科协、甘肃省民协承办的“兰州新区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发展学术论坛”在兰州举办。
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陈炳东讲话
甘肃省贸促会副会长吴丽霞致辞
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陈炳东、甘肃省贸促会副会长吴丽霞、甘肃省委政研室张治科巡视员、甘肃省科普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博士生导师莫尊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专委会委员、西北师大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教授、中国科协八大代表、万华实业集团牛新民、中国民协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易鑫生物科技洪宏董事长、甘肃闽台商会名誉会长、甘肃闽兴建材物流集团董事长肖金珍、中国科协八大代表、甘肃敬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明广、中国科协八大代表、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研究员分别在论坛上发言。省电机、地质、气象、防腐、高级工程师学会秘书长参加论坛。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甘肃电视台、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科技报等媒体记者采访论坛。张治科、牛新民、莫尊理、魏明广、把多勋、洪宏、莫兴邦、肖金珍分别论坛的主题为:兰州新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新区智能化城市交通建设的思考、新区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思考、新区发展的投资环境与可行性建议、新区产业战略布局思考、新区建设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作用,新区科技人才培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新区可持续发展物流业的模式构建。
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张治科作“兰州新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讲话
中国科协八大代表、甘肃民协常务副会长、万华实业集团董事长牛新民作关于“兰州新区智能化城市交通建设的思考”演说
甘肃省葵花协会副会长、甘肃敬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明广作“兰州新区发展的投资环境与可行性建议”讲话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作关于“兰州新区科技人才培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讲话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座中四联,距兰州市38.5公里,白银市79公里,西宁市195公里,距西安560公里,经景泰到银川有470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距乌鲁木齐1805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明确要求,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市委、市政府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站在全省、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甘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兰州拓展空间的新载体、甘肃和兰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2010年8月4日,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筹委会成立,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年12月,甘肃省委第76次常委会议决定设立兰州新区党工委、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年2月16日,省委宣布兰州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兰州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四千多年),该区域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从此正式纳入西汉的版图,属金城郡管辖。唐武德二年(619年),设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广武县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辖;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北宋景德年间,为西夏占领,属西凉府,至神宗时收复这一带。元代隶属于金城郡,明洪武二年起经清代、民国隶属于永登县。解放后,先后归甘肃省武威专区、定西专区管辖,1970年,归兰州市至今。
——自然地理。兰州新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也是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插入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平川、梁峁、沟壑及河谷地貌发育。整个地域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两面是低矮黄土山丘,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910米。土质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表面土层平均厚度在0.5~3米之间,自然植被稀疏。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李麻沙沟,呈南北向。中川以下进入谷地。甘家滩以下入皋兰县,再南经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注入黄河,年径流量为354.8万立方米,长103.9公里。
兰州新区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少雨,夏无酷暑,秋季温凉。年平均气温6.9℃,一月平均气温-7.3℃,七月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水量300~350毫米,年蒸发量1880毫米;全年平均无霜期139天,年日照量1744~2659小时,日照率60%;最大冻土深度约1.1米;农作物一年一熟;夏秋多东南风,冬春多西北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
——人文环境。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先生这样描绘秦王川:银河落地自天堂,吐绿黄沙着靓装。苦甲陇中成往事,黑川烂漫稻花香。早在新石器时期,秦王川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印记。在此后数千年的岁月更迭中,逐渐形成定居局面。到了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从此秦川随永登县归西汉版图,属金城域管辖,民国时期归永登八区管辖。据史料记载,隋朝末年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兰州校尉、山西万荣县人薛举,在兰州起事,号称西秦霸王,建立地方政权,秦王川成为西秦霸王薛举屯牧之地,并将原来的晴望川改名为秦王川。秦王川的名字,就自薛举而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行政区划。兰州新区规划范围80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兰州新区规划控制范围位于东经103°29′22″~103°49′56″,北纬36°17′15″~36°43′29″。西界为尹—中高速公路向北沿秦王川盆地西边缘延伸至引大东二干渠;东界为皋兰县西岔川东缘向北延伸至永登县秦川镇东界;北界为引大东二干渠;南界为永登县树屏镇尹家庄—水阜乡涝池公路北缘。
兰州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永登、皋兰2个县,中川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西岔镇和水阜乡6个乡镇(街道办),73个行政村,主要民族为汉族,包括回、东乡、藏、土族等民族。目前已对原永登县中川镇、秦川镇整体以及原皋兰县西岔镇的7个行政村进行托管。
——资源状况。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大型水利工程,投资近30亿元,经20年建设完成。工程所引之水来自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通河,在甘肃天祝与青海互助交界的天堂寺处引水,总干渠长87公里,经东一、二干渠进入秦王川地区,再经支、斗、农渠分水进入田间地头。作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大通河,其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一、二类标准。该工程每年引水能力在4.43亿立方米,初设灌溉面积86万亩,节水灌溉97.97万亩。10多年来,引大入秦的实际灌溉面积每年已达35万亩至40万亩。如果将引大工程充分利用,每年的引水能力可达到8亿立方米。
——教育科研。目前,兰州新区托管范围内有中小学49所,在校学生人数11335人,教职工人数837人;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园数2465人,教职工110人。
——医疗卫生。目前,兰州新区托管范围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2个乡镇卫生院、1个民办医院),村卫生所47个,个体诊所5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新区各乡镇,2011年新区参合农民10.56万人,参合率达96%,年人均筹资240元,省、市、县、乡四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65%、75%、90%。
——交通系统。兰州新区航空条件便利,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直通兰州中心城区,另有省道201线穿盆地而过。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将构筑起兰州新区与外部联系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联系廊道。“三纵”: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
发展现状
——规划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由中规院负责编制,前期所有工作已完成,目前已上报省政府审批。核心区控制性详规,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等15个专项规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产业规划已编制完成,循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正在编制。
——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已开工建设道路共9条,总里程达75公里,其中“四纵四横”城市道路50公里,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水秦快速通道25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工程有序推进,石门沟水库已开工,给水厂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铺设自来水管网26公里,第一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产项目完成预可研与选址,应急调峰热源厂2012年10月建成使用,天然气供气站完成门站位置选址,铺设中压、次压管网15公里,2012年5月向新区供气,330kV变电站、110KV空港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110kV源泰变电站即将完成投入使用。
——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2011年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8个,到位资金35.26亿元,2011年完成年计划的117.5%。其中:大成自动化、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等8个项目基本建成,三一重工、中铁建高端装备制造等20个项目正在建设,海默科技产业园、亚盛集团现代农业设备生产等30个项目即将开工。各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甘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中医学院兰州新区校区已完成选址,正在做开工前准备,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省消防总队战勤保障基地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
——生态建设方面。目前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56万株;完成生态湖2号湖滨区土方开挖工程,开挖土方115万立方米。
——重点项目建设。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住宅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寄宿制高中等所有工程完成主体,配套建设的路、水、电、暖等设施正在同步跟进,2012年8月交付使用。总投资29亿元、总面积123万平方米的安置住房已开工建设,2012年入冬前投入使用,可安置拆迁群众90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