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学会动态
西北民大医院医护人员担起“疫情信息摸排员”职责助力校园安全
更新时间:2021-11-12 19:35:36  |  点击次数:3703次

    团结报兰州讯(记者莫兴邦)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北民族大学校园中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自10月18日甘肃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兰州出现后,就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严格重点区域信息排查,落实防范各项要求。

    

                                                           

   “民大是我家,安全靠大家,作为民大人,一定要守好民大这个家!”这是甘肃省心理咨询学会“全民健心”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西北民族大学医院副院长魁发瑞对参加信息摸排工作人员的殷切嘱托,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拳拳之心!

    10月19日,在医院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医院迅速抽调各科室骨干组建信息摸排组,由保健科牵头,其他抽调人员组织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的流调,健康码管理,行程码的登记,西北民族大学本部和榆中校区全体师生的信息汇总,分类处理,复查审核后统一上报到学校。他们以没有“免疫区”的防控态度,抓好关键环节、重要领域、重点人群,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情况掌握、数据清晰、追踪到人,为全校疫情防控增设了一道“防线”。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被赋予了新的称谓“疫情信息摸排员”。也许他们的工作不为外界所了解,但他们摸排出的数据却至关重要,他们付出的工作努力反映全校整体防疫工作情况,今天他们走到“台前”,展现并反映在疫情战斗中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代表

    信息摸排组的张银霞主任不仅要复核审查重点人员信息,还要对接两校区属地疾控中心、联防联控办公室,接收甘肃省卫健委、教育厅等部门传递回来的信息,负责重点人员的信息流调,要对红、黄码人员负责排查,统计安排进行核酸采集,安排必要的隔离,指导隔离点人员的登记、测温,掌握隔离人员的具体身体状况,上下信息的传达,协调……张主任千头万绪,累了就在办公桌上眯会儿,拿方便面充饥一下,以至于原本就有胃病、颈椎病的她更是雪上加霜……夜以继日的工作使她的头痛,只能靠药物来对付,纷繁复杂的信息流调使她的颈椎病发作,让她苦不堪言,晕头转向……即使这样,她依然没有放松手头的工作,就这样拼命坚持着……只为疫情能快点过去,为学校师生营造一片健康平安的天地!

   此次疫情被抽调到信息摸排组的医政科科长彭嘉瑞,从23日上午健康码转为绿码后,下午就迅速来到单位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喂,您好,请问你是xx吗?我是校医院,请问你健康码是什么时候变黄码的?您是几号到榆中校区的?核酸检测都是什么时候做的方便回忆一下吗?现居住地在哪里……?”每天像这样的信息摸排电话都要打几十个、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打上百个电话,之后将核实的详细信息录入,交给其他同事审核。颈椎不好的她忍着酸痛坚持工作,眼睛疼了就滴几滴眼药缓解一下继续工作,确保信息摸排环节不耽误统计数据报出的时间。“妈妈,你和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我们想你了!”孩子们在家庭群里喊话爸爸妈妈,但是同样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的爸爸,同妈妈一样忙碌,期间连回复的言语都是有限的。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才两岁,因工作需要她和爱人都投入到防控工作当中,只留下婆婆一人照顾两个孩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们做出了共同的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刘院长、魁院长跟您们报告一下,今日密接人员X名,次密接人员X名,红码人员X名,黄码……请您审核报表,没问题的话我就报给校办了。”办公室主任郑艳华匆匆放下电话,又开始忙其他工作。从疫情开始,郑主任就一直在这儿加班加点,除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还要对接信息摸排的相关工作。信息排摸组的所有数据都最终由她这里报给上级部门,每一次报出前她都仔细核对,有任何疑问都赶紧打电话核实清楚。加班到深夜的她回到学校安排的公寓,接到孩子带着哭腔的电话“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你不在我睡不着,我想你……呜呜……”“妈妈也想你,等学校解封妈妈就回来…”郑主任匆匆挂断电话,家中孩子还小,一直没离开过妈妈,她怕再说下去,孩子和自己都忍不住要哭了。

   “你好是食堂吗,我是校医院,今天留观点增加了X名同学,现在需要订餐X份,请一定按时给学生们送到,谢谢。”办公室小王刚挂了电话,就听到有人喊她“小王,抓紧写个申请……”,“王迪,麻烦给我开个证明,我们小区规定医务人员疫情期间出入要有单位证明……”。医院办公室里有个瘦弱的女孩,跑进跑出,时刻不停的忙碌着。在这特殊时期,医院办公室日常事务却不能没人处理,王迪就担任着这项繁琐的工作,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在那里,还有居家办公的门诊部赵晶副主任、保健科路雯、医保科工作人员王雪和财务室杨青燕老师,她们不分白昼,居家做表格、统计汇总,活跃在医院信息排摸组的工作群。在医院,她们是冲锋在前的骨干;在家里,她们自称是位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但她们始终相信只有舍小家、顾大家,才能换得校园的平安。每天都在争分夺秒,24小时加班值守,精准日报告,重点人群管控300余人次,共跟踪摸排600余人,通话1500余次,同时,及时回复微信、QQ等平台的咨询。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初心使命,诠释了高校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