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不在家
我是一个懂事娃
叠被扫地洗衣袜
擦擦椅子把桌抹
拉开窗帘贴窗花
盼望爸妈早回家
…… ……
这首关于留守儿童的歌曲,不知唱出了多少人内心深处的酸楚与不舍,唱出了多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与心声渴望。
来自省妇联的统计,截至2014年,我省共有留守儿童38.2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6.38万,城市905人,县镇11.72万;共有农民工随迁子女14.75万人。
“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确实引人忧思。”省妇联儿童部部长吴凤莲坦言,但是我们正在尽全力,认真落实已有政策,探索创新关爱方式,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给留守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帮助,给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留守’不再孤单”。
(一)
临洮,新添小学。
夏日的阳光穿过微薄的窗纱,照在刘芳发黄的头发上,伴着新编的节拍,她一丝不苟地做着眼保健操。桌上已经老旧、卷角的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学习、做个好孩子,请你们放心。
临洮县新添小学,现有学生685人,其中留守儿童228人,98人住校。五年级的刘芳便是其中之一。“宿舍里8个人,墙上的这些手工贴花、剪纸,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刘芳嘟着嘴,自豪地说。
而在老师们的呵护下,刘芳也学会了去食堂排队打饭、学会了饭后自己洗筷刷碗,学会了洗衣服、叠被子……学会了早早地照顾自己。
该校校长郭瑞萍告诉记者,新添小学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基础上,成立了书法、棋类、剪纸、刺绣、泥塑等20个兴趣活动小组,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课余生活。同时,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有的44名教师中,38人已经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一对一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向上、乐观的性格。
“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的老师,既要负责孩子们的学习,更要注意他们心理的变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加细致的关爱。”新添小学负责心理辅导的老师夏玉娥告诉记者,因为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一旦孩子们有什么反常,老师能第一时间发现。
“爷爷奶奶去世了,爸爸在兰州的建筑工地扎钢筋,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妈妈我从来就没有见过……”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四年级三班的雷源并不像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反而不时地露出天真的笑,还大声地给远处做游戏的小伙伴们加油、鼓劲。
开朗、活泼、有冲劲,是雷源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新添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档案室,存放着雷源的心理咨询档案,里面是一张张学习卡和心理辅导的图表。在这些附带日期的表格中,从雷源进入学校开始,便详细地记录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
夏玉娥说,针对雷源的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是“建档立卡”,然后进行心理辅导。而经过老师们心理辅导的留守儿童,也都能不同程度地理解父母、宽慰自己。
“爸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赚钱,为了供我上学,为了给我买新衣服,我很想他……但是我要好好学习,不能让他担心。”雷源告诉记者,虽然爸爸不在身边,但在留守儿童之家,我找到了家的温暖、家的快乐!”
(二)
2008年,为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省妇联实施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2009年,省财政投资2000万元,省妇联争取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项目资金179万元,在全省建成了1248所留守儿童之家,并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2万元的电脑、电视、文体用品和图书等设施,使我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现了农村城市百分百全覆盖。
亲情热线室、轻松阅读室、兴趣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在榆中县甘草店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一个个设备齐全的功能区室让人耳目一新。“留守儿童之家,一样温暖的家”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心灵寄语栏里贴满了留守孩子的愿望和梦想。
在“亲情电话”间,金钰正给远在新疆的的爸爸妈妈打“亲情电话”。小小的亲情电话,成为她与远方亲人沟通交流情感的桥梁。
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后,金钰便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滑,孩子反而变得很听话、懂事,还经常帮着家里干些农活……”金钰的爷爷金永安说,是留守儿童之家让孩子彻底“改变了”。
据榆中县甘草店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介绍,留守儿童之家所有功能区每天中午和节假日都对孩子们开放,并安排了多名老师进行现场辅导。同时,“亲情电话”对孩子们无条件、不限时开放,“留守儿童之家就是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这里可以和家长视频聊天、打亲情电话,孩子可以随时把身边的快乐与远在他乡的父母一起分享。”
(三)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38万留守儿童的背后,是那些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儿童承载着未来,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同样如此,关爱、呵护、保护他们,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莫兴邦表示。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省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人数达4215人,帮助留守儿童排解心理压力。全省也有6万多名爱心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
省妇联也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妇联干部中开展做“爱心妈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通知》,要求各级妇联干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发动各级妇联干部和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做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动员组织老师做代理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的问题。
近日,省委双联办也发出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双联领导小组、联村单位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排查摸底工作的同时,抓紧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把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作为双联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救助工作。
采访手记
本报见习记者 徐先良
纯真的声音,动听的旋律,为炎炎夏日平添几分凉意。我有些恍惚:如果我是闭着眼睛走进这间教室的,或许我会很自然地认为这只是某个城市很普通的一所小学在上音乐课而已。当我睁开眼睛,我知道我错了。
这是一所乡村小学——临洮县新添镇新添小学。“学校共有685个孩子,其中留守儿童228个。住校的孩子一共98,最小的才刚上二年级。”郭瑞萍校长说道,就像介绍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雷源的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上几年级了?”我问道。“我叫雷源,上四年级。”“你和谁一块住啊?”“我一个人住”。我一愣,“怎么就你一个人呢?”“爷爷奶奶去世了,爸爸在兰州打工,妈妈自打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他说得很平淡,但眼圈和脸颊微微泛红,不知是激动还是难过。“那你怎么吃饭呢?”“我自己做。”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心生恻隐之情,但看着他无邪而坚毅的眼神,我觉得我不应该传递给他怜悯的“负能量”,我应该鼓励他,“你真棒,这么小就会做饭了!”他似乎很开心很自豪。想想咱们很多成年人,自己遇到点挫折不幸的事,总是想法设法去“感染”他人,似乎只有把这种不幸传递出去,自己才能舒服些。或许我们更应该向他学学“逆来顺受”和顺其自然。
从教室出来,刚好下课。孩子们从教室鱼贯而出,见到我们过来,举起手行少先队礼,同时问道“校长好!”“叔叔好!”,很有礼貌。我突然想到最近热播的《虎妈猫爸》中,赵薇和佟大为在一所重点小学碰到的情景:那些孩子们排着队过斑马线,向他们行少先队礼、问好,笑容灿烂。场景如出一辙,我又有些恍惚了……继而是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几位老师的介绍慢慢解开了我的疑惑。
“学校现在有十七个班,划分为十七个中队,每个中队都有一个中队辅导员,由每班的班主任担任。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我们组织了包括剪纸、科技、体育、英语、武术、腰鼓等20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郭校长介绍道。“我们还安排了‘法制进校园’‘阳光体育节’‘经典诵读’等各种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对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为那些平时跟父母交流少的孩子们补上感恩父母的一课。”
来到心理咨询室,郭校长为我们展示了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的《留守儿童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现在,学校44位老师已经有38人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合格证,他们会针对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与孩子进行谈话交流,并且建立了‘一对一谈话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生活上予以关心。使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大队辅导员夏玉娥老师介绍道。
在孩子们的宿舍,门外鞋子整齐地码成一排,室内床铺干净整洁,一切都布置得仅仅有条,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宿舍墙上贴着各种剪纸,贴花,温馨而充满童真。“布置宿舍的时候,每个中队辅导员和宿舍的孩子们一起动手,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这样孩子们在宿舍就会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也就不那么想家和父母了。”郭校长说。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意。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向城市,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如何还他们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让他们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家庭教育缺失之时,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用爱去感染孩子,用爱去关心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新添小学正是用爱践行着先生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