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学会动态
甘肃省哲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哲学智慧与人的幸福”理论研讨会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
更新时间:2019-11-02 23:46:32  |  点击次数:3818次

甘肃省哲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暨“哲学智慧与人的幸福”理论研讨会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

  

甘肃省哲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莫兴邦)11月2日,由甘肃省哲学学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甘肃省哲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哲学智慧与人的幸福”理论研讨会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省政协、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省内高校以及部分省外专家140多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主持。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主持
 

  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丁虎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能承办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次重要会议,无疑对我校文化氛围的提升和人文学科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丁虎生认为,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爱智之学,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哲学智慧始终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国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甘肃能否如期实现脱贫以及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不仅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事关甘肃人民的福祉。丁虎生希望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和青年学者能够在本次会议上畅所欲言、交流思想,也希望本校师生能够虚心请教学习。

 

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丁虎生教授致辞


  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龙教授在致辞中,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学科视角讨论了“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陈晓龙说,我们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全国人民正在为了美好生活而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时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时代的主题。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探讨幸福这个永恒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可谓恰逢其时。

 


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龙教授致辞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贯彻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他认为,纵观古今,对人类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课题,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努力奋斗也从未停止过。因此,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从哲学视角研究幸福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朝东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作了主题报告。范鹏教授在梳理中西哲学对幸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中西哲学大多将幸福解释为灵魂的愉悦和精神的高尚。他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指出,人生有功利、道德和天地三重境界,其中功利境界以肉体的满足为幸福,道德境界以服务他人为幸福,天地境界则以“知天事天”、“通天乐天”为幸福。最后,他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当代中国哲学思考的神圣使命。李朝东教授借用苏格拉底的话指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幸福的。他分析了“Metaphysics”与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揭示了古希腊哲学的内在逻辑结构,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古希腊哲学的本质及其内在理路,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西方哲学智慧中的幸福概念。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教授作报告
 

  在主题发言环节,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青年学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他们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探讨了对于幸福这一课题的理解。天水师范学院副校长王文东教授立足空间正义视域探讨了马克思的城市观,在分析空间生产中产生的非正义现象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乡空间正义的现实路径。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姜宗强教授介绍了希伯来经典文献当中的幸福观,阐释了《传道书》中死亡与幸福的关系、《箴言》中智慧与幸福的关系、《约伯记》中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生动而诙谐地讲演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共鸣。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买小英研究员从古代敦煌人民的幸福观出发,以敦煌文献为依据指出,古代敦煌人的幸福是广泛的、群体的追求和向往,是注重生命活动,崇尚生命价值的幸福。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瑞雪副教授认为,当代人在某种意义上误读了伊壁鸠鲁主义的幸福思想。她从原子论和快乐论、清心与纵欲的思想吊诡、喧哗与骚动的现代快乐论镜像以及处境与心境的人生追求和超越四个层面还原了伊壁鸠鲁主义幸福观的本来面貌。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海霞副教授从存在论、实践论和价值论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释,认为只有从根本上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他十几位与会专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也深入讨论了“幸福”这个永恒的哲学课题,为推动甘肃省哲学和基础理论研究贡献了新成果、提供了新思路,为新时代推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君才教授作总结发言
 

  在闭幕会上,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君才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大会表彰了提交会议的优秀论文,增补了甘肃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

 


会议表彰优秀会议论文作者